10年后HR将被人工智能取代?“三种思维”让你成为极少数

人生海海,职场辛酸。

如果有个职业让人哀叹“我太南了”,HR们纷纷振臂高呼:我必须拥有姓名!

  l?钱少事多受委屈: 经历了129次被鸽,75场面试,265个电话被挂,212封邮件石沉大海,还要默默承受业务部门冷眼:办事真不力。

l?工作得不到认可 :加着班计算加班、休着假统计休假,为员工上保险、跑银行、安排体检、介绍对象,最后领导来了一句:这也没啥专业难度。

l?晋升难度大: 辛辛苦苦干了4年,满心期盼可以升职,转头空降了个月薪8k的领导。

l?涨薪空间小: 拿着3k的月薪帮领导设计股权计划,好不容易工资涨了2000块,发现其他岗位应届生都有10k+。

智联招聘近几年发布的上海地区人力市场报告表明,上海平均月薪为9650元,而人事专员的薪资呢?

4000-6000的占40%;

6000-8000的占40%;

8000-10000的占12%;

其他占8%。

可以说,基层HR岗位,月薪难过万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80%以上的老板希望他们的人力资源团队,不仅仅算考勤、发工资,而是进能懂得公司战略,退可掌握专业工具,是工作上的好战友 。但是目前大部分的HR都是传统型的人事员,于是操着行政的心干着人力资源的活,最终成了别人眼里“天天干杂事”的代表。

  1

前有行业寒冬,后有人工智能

HR出路在何方?

月薪低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连低月薪都没有了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,京东裁员8%;滴滴裁员15%;ofo裁员50%;科大讯飞裁员30%;腾讯裁员10%;华为停止社招;阿里裁员优酷团队等几十家公司裁员……

员工们则是“下午两点通知,五点就拿到离职证明了,现场结账,原地解散。”

甚至有人吐槽 “简直是一年一度的惯例!”

你以为只要活干得好就能躲过裁员吗?未必!

最近,各国的人工智能,都纷纷进入HR行业:

l 瑞典推出了一个AI新岗位:机器人HR,这也是全球首个上岗的机器人HR——Tengai。

l 日本将开发一种人工智能,通过收集员工的工作数据,完成招聘、员工评价和分配岗位等任务,系统还会自动显示薪酬总量与平均值数据,实时告诉管理者人工成本状况,以及接下来要做薪酬管理要做哪些准备?

l 美国初创公司Glint的人工智能,能够分析出员工是不是开心,他们的发展目标和公司是否一致。

《世界经理人》杂志2016年底做了一项调研,认为未来十年,基础事务性HR很大程度将被人工智能取代。

  不要觉得这还遥远,人工智能从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开始,就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竞争时代。

2017年,唐山收费站工作人员的无奈的说出:“这么多年我只会收费!你让我干什么去”?

2017年,智能客服系统、智能呼叫系统替代了一部分客服与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作;

2018年,智能机器人可以编辑文案、设计UI系统,甚至写前端代码……

张泉灵曾说:时代抛弃你时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。

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,在你开开心心地上班,打算按部就班完成一天工作的时候,你的老板突然告诉你,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。因为这份工作将交给AI来完成。

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,作为个人,你又有没有迭代升级?请记住,你的生活可以按部就班,但一定要学会埋彩蛋。

  2

这才是你面对AI的核心竞争力

或许你会问,既然人工智能这么厉害,不然我就转行做别的吧。

其实也不用,我们自然有我们的不可替代性,比如我们的沟通、组织、鼓舞和领导力是机器无法做到的 。具备这些能力的HR,在企业会承担更大的责任,扮演更重要的角色

除了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替代,其实你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,成为留下来的那1%。

具体怎么做呢?

  一、持续学习,具备学习力

很多人说,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啊,但往往今天看完,明天就忘了个七七八八。

其实,这是你没有做到“内化应用知识”。

什么意思呢?

1. 用自己的语言,简要重复相关信息;

2. 问自己是否有经历过、见过类似的事情;

3. 规划自己今后如何应用这个知识。

听起来很耳熟对不对?如果你只是觉得“切,我早就知道了”,相信我,就是到2020年,你也还是不会有什么进步。

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,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,用“已知”去附会“新知”,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、读懂了。

附会本身不是问题,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。 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,人人都能做到;而找到不同之处,则需要你去思考。

真正厉害的人会追问,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?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?对细微知识有多敏锐,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。

  如果应用在我们的职业范围,就是这样。

1. 不是简单地背诵,而是能够用你的理解,把它表达出来。

2. 在“回想经历”这一步,你需要想的事情很具体,比如记录的事件必须有起因、经过、结果;知识点的潜在逻辑有明确的对应。

3. 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,从价值出发,让老板与管理者逐步改变对 HR 的认知。

比如说,每年公司都会有人员流动,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完成进人或出人的手续办理,对于老板来说,其实就是个行政工作。但是如果你能够对几年的离职数据进行分析,找到离职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公司情况提出改进建议,这个时候,老板对人力资源的认知就是完全不同的。

二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

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包含六大模块,各模块的工作各有侧重点又紧密联系。

l?招聘 是人力资源素质和效能的关口,人招的好,培训少投入,少花时间,薪酬投入产出高性价比,考核减少博弈成本,劳动关系较和谐。

l?培训 做得好,减少外招人才,减少费用,减少考核成本。

l?绩效管理 的结果运用于招聘、培训,招什么样的人、培训成什么样的人,看对人、工作状况、工作结果的评价。

l?薪酬福利 与各模块也紧密联系,低了,其他模块开展难度大,高了,就要发挥绩效管理的牵制作用。

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,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,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,还要根据不同情况,不断调整工作重点,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良性运作。

除此之外,人力资源还要学习体系知识,对于公司来说,人力资源战略会随公司不同发展阶段(初创、发展、成熟、衰退)现状等因素,变化、调整排序、增加、减少,要选择能支撑战略落地的成功且关键的人力资源战略。

三、能力提升还不够,要学会自我营销

试着打造个人品牌。

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,除了自身实力过硬,适度的自我包装也是需要的。

你可以在朋友圈、微博、LinkedIn等社交媒体,试着发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、社交人脉、或者行业见解等,那将是你的个人展示平台。

甚至试着参加一些课程训练营 ,除了可以认识更多的人脉之外,更可以有一个与大牛面对面交谈的机会。

要知道,学到东西的同时,资源人脉也因此能一手抓。

比如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第五期新生的学员名单上,有4位教育公司创始人,其中一位还获得了复星国际的1亿投资。

  3

提升自己,就在现在

许多人会担心,自己上班忙,没时间学习,没关系,伙瓣课堂集合一线实战HRD/OD专家/TD经理/资深人力资源咨询顾问,推出60天胜任HRM实战训练营,希望帮你:

【1】理清职业盲区,打造HR晋级管理者的新思维、新格局

【2】完成从执行层到决策层的华丽转身

【3】有机会跻身于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行列

【4】用最简单的方法,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本质

【5】八大渠道三大招Get招聘技能,轻松学会人才盘点

【6】从0到1搭建基于企业战略需求的培训体系

【7】激活组织的绩效管理,实现公司战略有效落地

【8】七步玩转薪酬管理,量身打造自己的薪酬管理体系

为您推荐